
从生物学、进化的角度看,为什么世界上要有男女、雌雄之分?
- 世界杯冠军奖金
- 2025-05-22 18:19:33
- 3194
我们大家都知道,生物的演化与进化都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规律,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地球自诞生到现在已四五十亿年了,从最初的火球变成了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地球家园。这时,偶然性起作用了,一些有机物质聚合在一起,吸收了能量,便组成了一种新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吸收能量后,便能简单地复制自己,我们把这种物质叫做病毒。病毒是DNA大分子结构片断,只能吸收自己身旁的能量,简单地复制自己,不能生产能量,因而在自己身旁能量用完后,一切就已完结。为了生存使命,这些病毒进一步演化,形成了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由病毒到细菌,是地球生物发展的一大步,因为现在所有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组成,其中细胞核负责生殖,使细胞分裂一个变俩,二变四,四变八,只要有无尽的能量,这种分裂就会无限地变下去。细胞质负责吸收营养并转化成能量。细胞壁负责保护细胞不受侵害,并生有鞭毛,在一个地方的营养物质用完后,可以在水中移动,寻找新的营养源。细菌虽有了较完善的机制,但仍只能消耗能量,不能生产能量,生存仍受限制。于是,细菌开始组合,形成了新的生命体一一真菌。真菌是多细胞生命体,高级的真菌有各种细胞组合,能产生光合作用,生产能量,能吸收水份与矿物质,建造生物大厦,能生产胞子,把自己的生命种子播撒四方。真菌有大有小,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有低级的有高级的;小的简单的低级的由几个几十个细胞组成,不能生产营养物质,肉眼看不到,如骚扰我们的脚气病原就是一种真菌。大的复杂的高级的由无数细胞组成,能吸收水份矿物质产生光合作用,生产新的生命物质,大得就是一植株,如我们经常食用的蘑菇,就是真菌植株。真菌植株仍有缺憾,如生命期短,植株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烈日酷暑,于是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种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以及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动物的发展同样经过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和进化过程。从软体动物如蛞蝓蜗牛等,到头足纲动物如乌贼章鱼等,再到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又产生了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以至我们人类这样的高等动物。
植物动物的繁殖也同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最初的病毒繁殖就是简单的复制,细菌的繁殖就是细胞分裂。后来发展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就是用植株的一部分,直接发展成整个植株。如红薯就是用几节薯藤扦插种植,果树的嫁接等都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特点就是简单直接,一插一大片。缺点就是易衰老,易退化,经不起恶劣环境的打击。现代克隆技术就是无性繁殖。生物体为克服这些生存矛盾,渐渐进化出生产种子繁殖的进程。
高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每个细胞的细胞核都有遗传物质一一染色体。理论上每个细胞都能单独生长成一个生物体。体细胞的染色体都是成双成对出现,所以我们叫一般的生物体为双倍体(也有多倍体植物如玉米等),生物的生殖器官会产生一种生殖细胞,这种细胞是把细胞核的染色体剖开,形成一左一右的单片染色体细胞,我们叫这些细胞为单倍体。理论上一个单倍体细胞也能单独生长成一个植株,如无籽西瓜就是单倍体植株。在生殖过程中,把众多的单倍体生殖细胞,通过一对一的重新组合,再生长成成熟的种子,这个过程就是有性繁殖过程。有性繁殖也经历了自花授粉到异花授粉再到异株授粉的发展过程,这就形成了从植物到动物,有公有母,有雄有雌的生物世界。其中公母是相对单个的植株和动物个体而言,雄雌是相对生物的生殖细胞的生殖属性而言,现在已经成同义词汇了。
有性繁殖相对无性繁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有性繁殖的个体永远都是新的个体,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因为生殖细胞不会因生物个体的衰老而衰老,两性的结合组成的新个体会同时具有父本母本两者的优秀基因。(当然也有可能同时具有两者弱势,自然选择会将弱势淘汰)
以上为个人理解,难免疏漏,敬请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