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杯冠军奖金

Valve電子遊戲列表

作品

資訊

《戰慄時空》(英語:Half-Life)首發日期[3][21][27]:北美:1998年11月19日歐洲:1998年11月27日日本:2000年7月14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1998 – Windows[3][21]2001 – PlayStation 2[22]2013 – Linux、OS X[23][24]

備註:

擁有單人戰役及多人死鬥模式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21]

PlayStation 2版本擁有獨占的合作遊戲擴充包《戰慄時空:衰變》,由Gearbox軟體公司開發[25]

Dreamcast版本最終取消[26]

《絕地要塞》(英語:Team Fortress Classic)首發日期[28]:全球:1999年4月7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1999 – Windows[28]2013 – Linux、OS X[29]

備註:

多人射擊遊戲[30]

原本為《雷神之鎚》的一款模組,其開發者加入Valve後將其重製為《戰慄時空》的模組[2][30][30][31]

《戰慄時空:正面交鋒》(英語:Half-Life: Opposing Force)首發日期[32][27]:北美:1999年11月19日歐洲:1999年11月23日日本:2000年7月14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1999 – Windows[32]2013 – Linux、OS X[33]

備註:

《戰慄時空》的第一款擴充包[34]

與Gearbox軟體公司合作開發[34]

《跳躍攻擊》(英語:Ricochet)首發日期[38]:全球:2000年11月1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0 – Windows[35]2013 – Linux、OS X[36]

備註:

多人跳躍遊戲,藝術風格與《電子世界爭霸戰》相似[37]

其為《戰慄時空》的一款模組[35][37]

2002年6月免費附加至《戰慄時空》中[38]

《絕對武力》(英語:Counter-Strike)首發日期[39]:全球:2000年11月9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0 – Windows[39]2003 – Xbox[40]2013 – Linux、OS X[41]

備註:

多人射擊遊戲[39][40]

其為《戰慄時空》的一款模組,開發者受僱於Valve[2][39][42]

《死鬥模式》(英語:Deathmatch Classic)首發日期[45]:全球:2001年6月7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1 – Windows[43]2013 – Linux、OS X[44]

備註:

其為《戰慄時空》的一款模組[45]

使用GoldSrc引擎對《雷神之鎚》死鬥模式模式進行的重製,《雷神之鎚》為id Software旗下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46]

《戰慄時空:關鍵時刻》(英語:Half-Life: Blue Shift)首發日期[47][27]:北美:2001年6月12日歐洲:2001年6月12日日本:2001年6月22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1 – Windows[47]2013 – Linux、OS X[48]

備註:

《戰慄時空》的第二款擴充包[49]

與Gearbox軟體公司合作開發[49]

最初定位為《戰慄時空》Dreamcast版本的擴充內容,但Dreamcast最終停止開發[49]

《決勝之日》(英語:Day of Defeat)首發日期[53]:全球:2003年5月1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3 – Windows[50]2013 – Linux、OS X[51][52]

備註:

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主題的多人射擊遊戲[50]

其為《戰慄時空》的一款模組,開發者受僱於Valve[50]

《絕對武力NEO》(英語:Counter-Strike Neo)首發日期[54][55]:日本:2003年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3 – 大型電玩[54][55]

備註:

與南夢宮合作開發[56]

《絕對武力:一觸即發》(英語:Counter-Strike: Condition Zero)首發日期[57][61][62]:全球:2004年3月23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4 – Windows[57]2013 – Linux、OS X[58][59]

備註:

與Gearbox軟體、Ritual Entertainment、Rogue Entertainment(英語:Rogue Entertainment)及Turtle Rock工作室合作開發[58][60]

《代號:高登》(英語:Codename Gordon)首發日期[63][64][67]:全球:2004年5月18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4 – Windows[63][64]

備註:

由Nuclearvision開發,由Valve發行[63][64]

也被稱為《戰慄時空2D》[65]

自Nuclearvision破產後,其Steam商店頁面已無法訪問,但仍然可以在控制台輸入程式碼「steam://install/92」取得此遊戲。[66]

《絕對武力:次世代》(英語:Counter-Strike: Source)首發日期[68]:全球:2004年10月7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4 – Windows[68]2010 – Mac OS X[69][70]2013 – Linux[71]

備註:

使用Source引擎對《絕對武力》進行的重製[72]

《戰慄時空:次世代》(英語:Half-Life: Source)首發日期[73]:全球:2004年11月16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4 – Windows[73]2013 – Linux、OS X[74]

備註:

使用Source引擎對《戰慄時空》進行的重製[73]

《戰慄時空2》(英語:Half-Life 2)首發日期[75][86]:全球:2004年11月16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4 – Windows[75]2005 – Xbox[76]2007 – Xbox 360、PlayStation 3[77][78]2010 – Mac OS X[79][80]2013 – Linux[81][82]2014 – Nvidia Shield[83][84]

備註:

《戰慄時空》的續作[85]

其後收錄進遊戲包《橘盒》中[77]

《戰慄時空2:死鬥模式》(英語:Half-Life 2: Deathmatch)首發日期[87][90]:全球:2004年12月1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4 – Windows[87]2010 – Mac OS X[88]2013 – Linux[89]

備註:

基於《戰慄時空2》的獨立多人遊戲[87]

《決勝之日:次世代》(英語:Day of Defeat: Source)首發日期[91][93]:全球:2005年9月26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5 – Windows[91]2010 – Mac OS X[92]2013 – Linux[51]

備註:

使用Source引擎對《決勝之日》進行的重製[91]

《戰慄時空2:消失的海岸線》(英語:Half-Life 2: Lost Coast)首發日期[98][97][99]:全球:2005年10月27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5 – Windows[94]2013 – OS X、Linux[95]

備註:

《戰慄時空2》的額外關卡,用以展示Source引擎的高動態範圍彩現[96][97]

《戰慄時空2首部曲:浩劫重生》(英語:Half-Life 2: Episode One)首發日期[100][103]:全球:2006年6月1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6 – Windows[100]2007 – Xbox 360, PlayStation 3[77][78]2010 – Mac OS X[79]2013 – Linux[81]2014 – Nvidia Shield[101][102]

備註:

《戰慄時空2》續章三部曲中的浩劫重生[100]

其後收錄進遊戲包《橘盒》中[77]

《蓋瑞模組》(英語:Garry's Mod)首發日期[104]:全球:2006年11月29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6 – Windows[104]2010 – Mac OS X[105]2013 – Linux[106]

備註:

《戰慄時空2》的模組,由Facepunch工作室(英語:Facepunch Studios)開發[107][108]

最初發行於2004年,Valve於2006年發布其獨立版本[105][108]

《戰慄時空2:倖存者》(英語:Half-Life 2: Survivor)首發日期[109][110]:日本:2006年6月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6 – 大型電玩[109]

備註:

與太東合作開發[109]

《戰慄時空2:二部曲》(英語:Half-Life 2: Episode Two)首發日期[77][112]:全球:2007年10月10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7 – Windows、Xbox 360、PlayStation 3[77][78]2010 – Mac OS X[79]2013 – Linux[81]2015 – Nvidia Shield[111]

備註:

《戰慄時空2》續章三部曲中的二部曲[100]

發行時收錄在《橘盒》中[77]

《傳送門》(英語:Portal)首發日期[77][116]:全球:2007年10月10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7 – Windows、Xbox 360、PlayStation 3[77][78]2010 – Mac OS X[113]2013 – Linux[114]2014 – Nvidia Shield[83][84]

備註:

第一人稱解謎平台遊戲[115]

開發團隊包括迪吉彭理工學院的畢業生,Valve聘用他們來開發解謎遊戲《Narbacular Drop(英語:Narbacular Drop)》的續作[115]

發行時收錄在《橘盒》中[77]

《絕地要塞2》(英語:Team Fortress 2)首發日期[77][119]:全球:2007年10月10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7 – Windows、Xbox 360、PlayStation 3[77][78]2010 – Mac OS X[117]

備註:

《絕地要塞》的續作[30][31]

發行時收錄在《橘盒》中[77]

2011年6月變為一款免費遊戲[118]

《橘盒》(英語:The Orange Box)首發日期[77][121]:全球:2007年10月10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7 – Windows、Xbox 360、PlayStation 3[77][78]

備註:

一款遊戲包,包含《戰慄時空2》《戰慄時空2首部曲:浩劫重生》《戰慄時空2:二部曲》《傳送門》和《絕地要塞2》[77]

由美商藝電移植至PlayStation 3[120]

《絕對武力Online》(英語:Counter-Strike Online)首發日期[122][124]:南韓:2008年1月臺灣:2008年7月中國大陸:2008年11月日本:2009年8月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8 – Windows[122]

備註:

與Nexon合作開發[123]

《惡靈勢力》(英語:Left 4 Dead)首發日期[128]:全球:2008年11月17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8 – Windows、Xbox 360[125]2010 – Mac OS X[126]

備註:

以喪屍世界末日為主題的多人合作第一人稱射擊遊戲[125]

由Turtle Rock工作室開發,其在《惡靈勢力》發布前被Valve收購[127]

《惡靈勢力2》(英語:Left 4 Dead 2)首發日期[132][133]:全球:2009年11月17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09 – Windows、Xbox 360[129]2010 – Mac OS X[130]2013 – Linux[114]

備註:

《惡靈勢力》的續作[131]

《異星禁區》(英語:Alien Swarm)首發日期[134]:全球:2010年7月19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10 – Windows[134]

備註:

多人合作清版射擊遊戲[134]

原本為《魔域幻境之浴血戰場2004》的模組,開發者加入Valve後開發為獨立遊戲[134]

免費發行,並附帶完整遊戲程式碼和模組工具[134]

《傳送門2》(英語:Portal 2)首發日期[135][140]:全球:2011年4月18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11 – Mac OS X、Windows、PlayStation 3、Xbox 360[135]2014 – Linux[136]

備註:

《傳送門》的續作[137]

支援Windows、Mac OS X和PlayStation 3之間跨平台遊戲[138]

Valve聘用了《給力塗鴉(英語:Tag: The Power of Paint)》的開發者參與《傳送門2》的設計[139]

《絕對武力:全球攻勢》(英語:Counter-Strike: Global Offensive)首發日期[141][144][145]:全球:2012年8月21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12 – OS X、PlayStation 3、Windows、Xbox 360[141]2014 – Linux[142]

備註:

與密道娛樂合作開發[143]

《Dota 2》(英語:Dota 2)首發日期[147][152]:全球:2013年7月9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13 – Windows、Linux、OS X[146]

備註:

一款多人線上戰鬥競技場遊戲[147]

其為《魔獸爭霸III:混沌之治》模組DotA的續作,其設計師冰蛙加入了Valve[148][149]

Beta版本發布於2011年[150][151]

《絕對武力Online2》(英語:Counter-Strike Online 2)首發日期[153][154][155]:南韓:2013年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13 – Windows[153]

備註:

與Nexon合作開發[123]

《絕對武力:喪屍》(英語:Counter-Strike Nexon: Studio)首發日期[156][158]:全球:2014年10月7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14 – Windows[156]

備註:

喪屍主題的免費射擊遊戲[157]

與Nexon合作開發[157]

《惡靈勢力:倖存者》(英語:Left 4 Dead: Survivors)首發日期[159]:日本:2014年12月10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14 – 大型電玩[159]

備註:

與太東合作開發[109]

《實驗室》(英語:The Lab)首發日期[160][162]:全球:2016年4月5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16 – Windows[160][161]

備註:

免費發行的虛擬實境遊戲,以支援HTC的虛擬實境裝置HTC Vive[160]

包含八款迷你遊戲,主要設定於《傳送門》的世界觀中[160]

《神器》(英語:Artifact)首發日期[166][167]:全球:2018年11月28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18 – Windows、macOS、Linux

備註:

以《Dota 2》為主題的電子交換卡片遊戲[163][164]

由《魔法風雲會》的主創理察·加菲爾德設計[165]

《刀塔霸業》(英語:Dota Underlords)首發日期[172][173][174]:全球:2020年2月25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20 – Windows、macOS、Linux、iOS、Android

備註:

其為《Dota 2》模組《刀塔自走棋》的獨立版本[168]

搶先體驗版本最初發行於2019年6月[169][170][171]

《戰慄時空:艾莉克絲》(英語:Half-Life: Alyx)首發日期[175][176][177][178]:全球:2020年3月23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20 – Windows

備註:

一款虛擬實境第一人稱射擊遊戲[15]

使用Source 2引擎製作[15]

《光圈科技打工記(英語:Aperture Desk Job)》(英語:Aperture Desk Job)首發日期:全球:2022年3月2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22 – Windows、SteamOS

備註:

一款為掌機Steam Deck專門製作的免費遊戲

基於傳送門系列的遊戲世界觀

使用Source 2引擎製作

《絕對武力2》(英語:Counter-Strike 2)首發日期[179]:全球:2023年9月28日

各平台發行年份:

2023 – Windows、Linux

備註:

取代了《絕對武力:全球攻勢》

使用Source 2引擎製作

《死結》(英語:Deadlock)首發日期:全球:TBD

各平台發行年份:

TBD

備註:

一款有著類似MOBA地圖的英雄射擊遊戲(英語:Hero shooter)

已進行Beta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