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杯冠军奖金

有一种错觉叫“ta喜欢我”:“容陷爱”自救指南

只要别的男人稍微对自己好一点,她就会无条件地付出,满足对方的任何需求,即便被家暴,也会默默忍受。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松子小时候一直得不到家人的关注,从小就缺爱的她,长大后也一直在人际交往中索求关爱。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对自我和他人关系的确认度,共同决定了他在亲密关系中爱的体验。而我们对自我和他人关系的确认度,则在很大程度上跟幼时与家人(母亲)的关系有关。

容陷爱者通常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十分强烈,有时候甚至超越了对自己本身的关注,他们迫切需要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又常常缺乏正确的判断。

当别人做了某件满足自己情感需求的事情时,他们更倾向于将它当成是亲密关系的确认,而忽略了这或许只是正常的人际交往。

正是由于爱的缺乏,容陷爱者才更容易陷入爱情。

(2)被放大的普通人际交往

容陷爱者会过分关注人际关系,就算是一般人眼中普通的社交礼仪,也会被他们不断放大。

有人在网上提了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问题:

“男同事今天帮我挡住了要关上的电梯门,是不是对我有感觉?”

“每次吃饭XXX都会帮我拿水果,他是不是对我有意思?”

“男同事今天帮我挡住了要关上的电梯门,是不是对我有感觉?”

“每次吃饭XXX都会帮我拿水果,他是不是对我有意思?”

在强调“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社会环境里,如果别人对我好,我却无以为报,这是容陷爱的人所不能接受的。

因为无法与人建立正确的连接,不知道如何正常回馈这份善意,内心的亏欠感会放大容陷爱者的焦虑。

曾有一个真实的新闻案例:有女子因为被一名男子多次往家里扔死老鼠后报警,警察调查后发现两人是同事,男子因为女同事总是帮他捎带东西就以为女同事喜欢他,于是向女同事告白,没想到被拒绝,之后怀恨在心肆意报复。

因为别人的付出,便给对方回应更多的关注,对所有对自己好的行为都以同样的方式去回应,甚至让自己付出全部真心,是容陷爱者常见的做法。

但是这种因感激而生的喜欢,根基是脆弱的,当发现对方不再对自己好了以后,会产生很大的落差,有的人甚至会对对方怀恨在心。

当别人对我们好的时候,能分清这是在正常的交往范畴内而大方接受,也清楚有些好是自己并不需要的,所以能够主动拒绝,这才是理想的状态。

而容陷爱者却由于缺乏这样的能力,总是将正常交往中表现的善意当成心动的信号,作出亲密关系的错误判断。在得到错误的反馈后,无法在人际关系中自洽,并不断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摆脱“容陷爱”,成为你自己

因为缺爱而容易陷入爱,所缺失的并不是外界的爱,而是对自己的爱,从自身获取能量,才能真正做到摆脱“容陷爱”。不妨试试从以下几点做起:

1、坚信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建立起对自我认知的绝对权威,在此基础上开启与他人的对话,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评价。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一个个去实现自己曾经的愿望,提升自我满足感,增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和自信心。

2、重视自己的想法,将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当别人对自己好时,问问第一人称的自己要不要接受,喜不喜欢这样的方式。

适当地忽视别人在对你好时背后的原因:我不要只接受你的喜欢,我要我自己真正的喜欢。

3、面对轻而易举就产生的喜欢,给自己设定一个心动阈值。例如多少次好、怎样的好才能达到这个阈值,再考虑是否要喜欢对方。

至于普通的社交礼仪,可以依葫芦画瓢,相信别人更愿意感受的是善意而不是过分的热情。

或许如弗洛伊德所说“人的本性是情感矛盾”,又或许如温尼克特所说“人的本性是依赖”,可是要处理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处理与自我的关系。

要不要陷入爱情,不应该由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来界定,应该由我们自己定义。

- THE END -

·作者: 社会学了没(ID:socialor),一个有趣、专业、接地气的泛社会兴趣社区,让你更多元理解社会,判断社会趋势,更好认识自我,促进认知升级。。

·壹点灵,关注个人心理成长,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习、恋爱、亲子、人际、家庭问题……

新用户都可以免费向专业心理咨询师倾诉哦~

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