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榭: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
- 世界杯开幕式
- 2025-05-20 13:13:23
- 2539
原创 诗书画 东方卫视诗书画
诗书画中的亭台楼阁,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榭”。中国古代的园林专著《园冶》里说:“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也就是说,“榭”是“借”的意思,是借助周围景观而建造的木屋。
特点是只有楹柱、花窗,没有四周的墙壁,或建在高土台上,或建在水面上,或临水而建。
现今的榭多是水榭,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四周有栏杆、靠椅,供人休息。
靠水的几面,开敞通透,用来眺望、观景。或小巧玲珑,装饰简朴;或富丽典雅,落落大方。
它漂浮在花间水畔,有凌波腾空之感,人们伫立其中,胸襟也会随着平坦的水面、徐徐舒展开来。
南宋词人苏庠写过一阕《浣溪沙》词,用诗意的笔墨,描写了一派非常美丽的水榭江南,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
浣溪沙·书虞元翁书
(南宋)苏庠
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
野塘烟雨罩鸳鸯。
红蓼渡头青嶂远,绿蘋波上白鸥双。
淋浪淡墨水云乡。
这阕词的作者苏庠是北宋末南宋初时期的人,生活在澧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澧县。
他一生淡泊名利,作品也写得淡泊潇洒。题目中的“虞元翁”,已经不可详考了。
很多学者认为,本篇应是一阕题画词,“书虞元翁书”中的最后一个“书”字,可能是“画”字的笔误,“书”和“画”的繁体字写法是非常相似的。
我们先来解释作品中的一些名物。“玉枕”是玉制或用玉装饰的枕头,也可能是对瓷枕、石枕的美称。
“牙床”就是雕饰精致的小床,“簟”是竹席,“角簟”是用细竹篾或白藤织成的席。“蓼”是一种植物,花呈淡红色。
“青障”就是像屏障一样的青山。“淋浪”本来是指水不断滴落的样子,这里指笔墨酣畅淋漓。
整体来看,这阕词由各种清新明丽的陈设与自然景物组合而成,和谐自然,很有画面感。而这个画面,又是以水榭为中心展开。
水榭内,有玉枕、牙床、角簟,陈设华美、雅洁。水榭外,微风送凉,藕香阵阵,烟雨蒙蒙,织成一张密网,仿佛把鸳鸯都罩在了里面。
往远处看,青山隐隐,红蓼掩映着渡头;点缀着绿萍的水面上,一双白鸥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远近有序,错落有致。最后一句点题,高度称赏元翁这幅画,说它酣畅淋漓,意态萧疏。
整首作品以形象化的文字,再现了原画的色彩、布局和意境,使没看到虞元翁那幅画的读者,也像身临画前一样。
由于亭榭是借景而成,所以往往是和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共同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很多画家在创作时,也都以它们为主体建筑,比如这幅宋代佚名画家创作的《荷亭消夏图》。
▲《荷亭消夏图》宋 佚名
绢本设色 26.3cm×26.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荷塘之中伫立着一座四角攒尖重檐顶的凉亭,体形超常,气势非凡。凉亭全部建在水中,其实就属于水榭了。
水榭后有廊屋三间,与岸上装有格子窗的后堂相连通。有专家认为,这可能是“某一御苑之景的留影”,就是说,它可能是皇家园林里的一处景致。我们从这座建筑的规格、外观来看,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水榭中的人或坐或躺,悠然闲适。水榭外面,是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山峦;松木繁茂,与亭榭相映成趣。
画面的右下角,像是两个嬉戏的孩子,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其实,对比两宋绘画就能发现,北宋画中有很多崇山峻岭,纵使有溪流,也经常在山间。
南宋画中有很多长河大川,纵使有山峦,也经常是见头不见脚。
南方多雨多水的自然环境,不仅改变了绘画的选题,也改变了画面的布局与笔墨技法。
从画面上出现的建筑来看,南宋画中临水建筑不仅非常多,而且不少已经成为描绘的主体,不再是北宋山水画中无足轻重的配景了。
不仅诗词、绘画中有很多水榭,小说里也是这样。熟悉《红楼梦》的朋友,都会记得里面有一个“藕香榭”。史湘云曾在这里开海棠社、设螃蟹宴。
贾母二宴大观园时,也是让女戏子们在藕香榭演习乐曲。借着水音欣赏乐曲,悠扬婉转,格外好听。在藕香榭上,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由此可见,水榭作为一种比较典型的、富于文化气息的园林建筑,不仅对文学、艺术,也对人们的生活意趣和日常审美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
因此,我们如果想对古代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大可以亭台楼榭等建筑为切入点,从而走进古人的文化生活,感受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化心态和审美情趣。
《诗书画》同名图书现已面世
《诗书画》播出时间
每日17:50,东方卫视《诗书画》与您不见不散。
原标题:《榭: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