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香港是如何沦为殖民地的?
- 世界杯开幕式
- 2025-11-02 21:17:05
- 267
后英国政府认为《穿鼻草约》所获权益太少,于是撤换义律,改派璞鼎查来华为全权代表,扩大侵略。从1841年8月27日开始,英军先后攻陷浪屿、厦门、定海、镇海(今宁波)及乍浦(浙江平湖)等地。此时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在战争无法取胜的情况下,不得不再次和英方开始谈判。
1842年8月29日,双方在英军旗舰“汗华”号上签订了《南京条约》,满足了英国大多数要求。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第二次:《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
1856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队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58年签订不停等条约《天津条约》,进一步攫取了大量的特权。1859年,英、法、美三国分别派遣驻华公使,率领舰队来华换约。清政府加强了天津、大沽的防务,准备在上海与英、法公使换约,以阻止公使入京。英、法拒绝在上海换约,于1859年6月北上天津大沽口外,不走清方指定的入京换约路线,强行突入大沽,结果被清军击败。英、法决定再次组织联军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1860年8月,英法联军17000余人到达天津附近海面,攻克大沽,占领天津,在通县击败清军主力。9月22日,咸丰皇帝逃往热河,任命恭亲王奕为全权议和大臣,留京求和议约。在谈判时,清政府毫无抗争,完全接受了英、法的条件。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礼部大堂,交换了中英《天津条约》,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而《北京条约》中的其中一条便是“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第三次:《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地区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法国向清政府提出在中国南部海岸建立煤栈的要求,英国政府得知后,则向清政府提出,如果清廷将广州湾(今湛江市)租借给法国,英国等列强将会提出类似要求,以此威胁清廷拒绝法国的提议。
然而,在沙俄支持下,法国气焰极为嚣张,清政府被迫于4月10日同意租借广州湾。英国见法国勒索成功,随即向清政府提出“补偿”要求,要求与法国享受同等待遇。24日,英国公使窦纳乐照会清政府,共提出五项要求。由于很多条款涉及法国利益,清政府不敢全然拒绝,却也不敢统统应允,于是便和英方商议是否可以折中,结果被英国拒绝。清政府无奈之下,只得答应。
6月9日,李鸿章、许应马癸与英国公使窦纳乐在北京正式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条约中规定“中国将1860年英国所夺占的尖沙咀以外的九龙半岛的其余部分,即从深圳湾到大鹏湾的九龙半岛的全部,租与英国99年;租期内租借地归英国管辖。租借地陆地面积376平方英里,其中大陆286平方英里,岛屿90平方英里”(即香港新界)。
至此,通过三个条约,英国共占有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也就是现在整个香港地区的面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