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杯开幕式

为什么中国普遍不支持高中生恋爱?这是我见过最有深度的分析了!

家庭方面

每个人的家庭或多或少存在缺陷,这跟家境有莫大的关系,普通学校的生源摆在那里,学生家长的素质水平也在那里。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成绩下降了,教训一顿,转身就约麻将去了。

普通学校学生家境普遍一般,家境一般的学生,我不敢说学习是唯一出路,但起码是最靠谱的出路,说白了,这些学生输不起,家境并不能为他们提供可以随便折腾,随便“浪”的资本。

有些家长,可能到孩子毕业了都没参加过一场家长会,永远都拿自己工作很忙做借口,更别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留守学生、寄宿亲戚家之类的。这些极度缺爱的学生在拥有了爱情后,不撞南墙是不会回头的,对方的优点会被无限放大,对方的缺点会被选择性无视。

综上所述,学校的劝阻基本上是无力的。加之网络上的“教育专家”常把“疏导”挂在嘴边,而学生的心智不成熟,实际执行起来非常困难,放在成年人身上都无法自控的爱情,孩子们就更加难以自拔!关注公众号高中生学习资料库,回复3333,还有免费领取《高中各科重难点解题技巧》一书,逆袭学霸,就在这个暑假,各种学习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其实学校也知道,抓“早恋”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可是中国向来以学生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和老师优劣的唯一标准。早恋也许会影响学业,甚至在性教育缺乏的背景下,打胎、滥交这种更严重的情况也可能发生,所以他们不敢冒险。

有些人会问,为什么学校不收拾那些因为早恋影响学习的学生,而是一棍子打死,不允许所有高中生早恋呢?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无声的中国》的演讲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这是一个有趣的心理学效应,如果学校的规定是,允许早恋,但是不能影响到学业,那估计大伙儿都不当回事儿;但如果学校严厉打击早恋行为,并且营造出一种早恋就是会影响学习的气氛和观念,那么小情侣们都会战战兢兢,偷偷亲嘴之余也不敢懈怠学业。

美好的时光要遇到美好的爱情,年轻时要谈恋爱,不然以后就不会爱了,这话虽然在理,但也要懂得掂量自己的能力,知道你会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早恋不是病,但确实会成为学习生涯的一道坎。

300名清华北大学霸,每日在线指导课程,分享高效学习方法、学霸快速解题技巧、状元独家学习心得等!

和师哥、师姐们一起交流,你也可以上个好大学!

关注公众号高中生学习资料库,回复3333,还有免费领取《高中各科重难点解题技巧》一书,逆袭学霸,就在这个暑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