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零入坑视频制作的不完全指南
- 02年世界杯巴西
- 2025-06-03 05:51:33
- 1710
我是上了大学才接触视频制作的,最开始是因为班里要搞团日活动,然后没人会做视频(也可能只是大佬不想出手而已),总之当时我鬼使神差地在众人面前大言不惭地来了一句,我可以。其实当时我对视频制作一窍不通,我连用啥软件都不知道2333,不过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总不能关键时刻掉链子吧。所以我就开始上网查怎么做视频,从零开始摸索,硬生生是把第一条片子搞出来了,于是顺理成章地,接下来四年的视频都是我在搞。
说到这里可能会以为是个励志故事,其实我最开始大部分视频都是套模板的,我自己也就剪剪片,加个字幕啥的,片头片尾全是模板,老搬运工了。到了大四,出于两个现实原因,一是太闲了,二是玩滑板玩得菜,只好剑走偏锋转行当摄影和后期。我终于开始认真做视频了,就此开始入坑。到目前为止,不能说有啥水平,但也算脱离了小白阶段吧。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走过或者没走过的弯路,带大家跳进视频制作这个坑。
首先,视频制作是很大的一个概念,视频的前、后期都很重要,不过因为我没有合适的设备用于拍摄,所以这里只谈后期,不谈前期。后期简单来说分为剪和做,剪就是剪辑,剪辑、调色,字幕等等,之所以将调色放在剪辑这边,主要是作为懒狗我习惯在Pr里面做调色。做就是特效,无论你是做个动画,搭个模型,加个发光,加个粒子,我认为都可以放到做这个范围。由此可以也看出分类主要是根据我日常使用的两个软件来分的,Pr负责剪,AE负责做,Adobe天下第一(无响应)。。。
岔路口:剪和做的选择
这里就走到了第一个岔路口,选择剪还是做?剪辑跟后期都很强的大佬当然有很多,但作为普通人特别是刚入坑的小白,我强烈建议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深入学习,毕竟大部分人的时间和天赋都是有限的。如果只是想做做VLOG,拍点视频记录日常生活,那么可以选择学习前期拍摄和剪辑、调色、调速、简单的转场这些,也就是Pr基本上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是想做点动画、特效,甚至想玩点建模,那最少需要学习AE,再进阶可能要学Houdini、NUKE、maya、CINEMA 4D等等。毕竟AE只是特效合成包装,更加精细复杂的特效搭建需要在更细分、更专业的软件里来做。
每个人都在用Pr
假如选择了剪,那么就要开始选择软件了,爱剪辑、会声会影、万兴神剪手三选一(认真),前提是如果只是短时间内做视频应急用,并非真的想深入学习钻研,用这御三家也没啥问题,操作简单,基本上是个人都能快速上手。只要你能够忍受水印问题就好(狗头)。但如果真心想认真学习,想做出有一定水平的片子,那还是得上专业一点的软件。接下来就面临着软件的选择,Final Cut Pro(下称FCP)还是Adobe Premiere Pro(下称Pr)?必须说明的是,理论上Win不支持FCP,而Mac是FCP和Pr两者都能用的。关于两者孰优孰劣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好久并且会不断继续下去。但毫无疑问的,Mac用FCP自然是有很多优化的,毕竟是自家亲儿子。所以最简单粗暴的选择方法就是,用苹果的选FCP,用Win的选Pr。另外既然要剪片了,你总得调个色吧,调色是非常重要也非常细致的一项工作,但因为我本人调色废,加上比较懒,所以我一般都直接在Pr里面做调色。不过如果你是对于色彩有非常高要求的,建议上达芬奇,使用人数多,性价比高,要学习的话能够在网上找到非常多的教程。但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懒狗,那就还是Pr解决算了(不是说Pr调色不行啊啊啊啊,也有很多大佬用Pr调起色来毁天灭地的,只是我个人菜而已)。
由于我自己用的是Pr,所以这里就只讲它。Pr入门其实并不难,基础无非就是剪、接、转场过渡、调色、变速、蒙版、字幕等等这些。学习这些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剪片,不管是班级视频,生活随拍,日常vlog等等都可以,实在不行拿手机拍点甚至下载几部电影混剪也行,因为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会不断遇到问题,才能够不断去解决问题,才能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操作流程。视频制作没有绝对标准的操作流程,可以模仿、学习别人的教程,但是教程是为了学会操作和思路,不是为了复制。此外,有可能在up主那里不会出现的问题,在你这里出现了,这是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所以善用百度,不懂就查,多摸索多试试,比你在评论区、论坛、贴吧提问要快得多。要清楚地意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我们大部分人并不是万中无一的天之骄子(狗头),意味着我们遇到的问题也不会是独一无二的疑难杂症,所以百度通常能够找到类似的问题。包括像导出的视频参数设置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直接百度到的。说句题外话,我个人是不太建议用Pr做效果的,简单的可能还行,但就算是最简单的比如打字机等效果,用AE也比用Pr快得多,可调整修改的细节也更多,所以除非电脑配置实在跟不上,真的不建议用Pr做效果。
没做完就未响应的AE
假如选择了做,其实没啥好选,像我一样的萌新当然是选择Adobe After Effects(下称AE)。这么选择的原因其实很简单,AE可以说是最包罗万象,又是最基础的,上限很高,强的人如AK大神,能只用AE做出无比强大的片子,菜的人如我,只能用AE做点小玩意。总而言之,AE能让你对各种效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让你从零搭建一个比较完整的作品。如果再不断深入,那必然是要用到其他软件的。
学AE最开始应该是学套模板(不是)。不管怎么说,我最开始真的只会套模板,就从网上下模板,然后也不懂,对着一堆英文瞎替换,还经常缺插件缺效果啥的,瞎凑合着用。当然,这里又不得不说了,如果只是应急用、非商用,套模板也无可厚非,我个人最开始用的是新cg儿网站(https://www.newcger.com/),有一说一,网站名字有点low(个人感觉,勿喷)但资源确实还可以,也没有收费啥的,适合新手。不过有几点需要注意,模板下面有说明,注意看是否与自己使用的AE版本相符合,注意看是否需要外置插件,至于一些特殊字体之类的,下载完如果显示缺失就用基础字体代替即可。
如果打算开始学习制作,那我个人建议学案例。这里的案例不是指报班跟着学啥抖音特效之类的,那种基本上就是浪费最多的时间学最基础的操作。所以要么就找ak大神、老鹰、或者国外一些知名频道、博主等出的课程(大部分都能在b站找到),要么你就找一个个小效果如故障、波纹、霓虹文字等去学。学习课程的好处在于跟着如ak这类大神,无论是基本的操作、细节的处理,工作的流程习惯都是很好且极具个人风格特色的。缺点是大部分没有中文字幕,甚至连英文字幕都没有,且难度较大,对纯小白来说不好上手。学小效果的好处在于,学习时间短,难度较小,产出快容易获得成就感,而且教程丰富,很容易就能搜到一堆中文教程。学小效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相较于大型工程,对电脑配置要求较低。如果ae一直卡顿、崩溃,相信会极大地打击初学者的积极性,甚至有可能还没做出东西,热情就被磨灭至尽了。两种方式各有其利弊,看个人选择。总的来说,还是要先找到你觉得有意思的案例或课程,先看一遍视频有个大概了解,然后再跟着教程一步一步做,最后产出成果。
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AE中英文版本的选择,理论上来说,英文版应该会比较少bug,而且写表达式比较方便。但如果是刚开始入门,那么用中文版是比较容易上手的。不过如果想进阶,想学习更多东西,那以后肯定是要使用英文版的,毕竟很多国外的教程,包括很多插件,都是没有汉化版的。二是细节问题,不要说教程这个参数调五十一百就直接跟着调,可以尝试多改变参数设置,看看会出现什么变化。说到底审美是主观的,或许做教程的人觉得这么调好看,但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所以多尝试改变参数,做出不一样的效果。学习从来不是为了重现一模一样的复制品,而是为了做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同一个效果有很多种方法都能够实现,如何选择是个人喜好问题。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依赖插件和预设。掌握插件的使用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过分依赖插件那可能你离了插件就做不出东西来了。很多人喜欢下很多插件,套各种预设等等,基础的东西反而不去掌握,到头来做出的东西有点像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泡面,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营养,而且每碗泡面都是一样的味道,就好像很多千篇一律的视频。我个人的建议是插件的话,除了那些必须掌握的粒子、流体等插件需要详细了解熟练运用,其他的插件只作辅助和应急用,有空的话还是慢慢自己动手做。
为什么想不开要做视频
乱七八糟讲了一大堆,其实好像也没多少实际性的教学内容,毕竟说到底这篇文章不是一篇教程,而是一篇类似于避雷指南的东西。对于我来说,我是真的发自内心地喜欢做视频,它能让我心甘情愿地坐在电脑前一整天不动还贼开心。不管是做的过程中解决了问题,还是做完视频自己看的时候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满足感,不掺杂任何利益的成就感,看着它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完全是由你自己创造、打磨出来的。当有人看了你的视频,肯定你的作品,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做视频固然不是为了取悦他人,但是当有人因为看了你的视频感到快乐,觉得你的作品有趣,在那一瞬间,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冥冥之中,有人感受着和你相同的感受,你所做的事情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意义,这个视频不再是简单的个人作品,而是连接你我的纽带。
做视频从来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但你的肯定,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感谢看完这篇流水账的你,感谢看完我视频的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