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派”“右派”的由来,“左”倾为何要加引号?
- 02年世界杯巴西
- 2025-05-11 05:16:54
- 3915
当时的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
教会僧侣为第一等级,世俗贵族为第二等级,而资产阶级、普通市民、农民、手工业者等属于第三等级。
很明显,除了教会僧侣、贵族外,其他的都是第三等级。
所以第三等级中有来自各行各业、从富人到贫民的形形色色的人,成分非常复杂。
反映三个等级的漫画
虽然共同起来参加革命,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和利益诉求是有很大不同的。
这个问题在革命开始时并不突出,毕竟他们有共同的敌人——封建专制势力,此时的他们还忙于“造蛋糕”。
但当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封建统治看似瓦解、“蛋糕”做好后,怎么“分蛋糕”就成为了大问题,第三等级内部的矛盾就被彻底激化了。
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没有蛋糕时,有造蛋糕的困难,有蛋糕时,有分蛋糕的烦恼。
相比较起来,“造蛋糕”看似困难,但“分蛋糕”才是真正的凶险。
这是人性的贪婪决定的,可同忧不可同乐。
这一点我国古代的统治者也看得非常清楚。
东晋简文帝司马昱之所以一再请谢安出山,就是因为他认为谢安“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晋书·谢安传》)。
左派 and 右派
扯远了,还是继续看法国人的故事。
这种激化的矛盾,在大革命开始后的第三年,即1791年召开的制宪议会中,彻底表现出来。
当时参会的第三等级代表分为了三个派别:
以米拉波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他们主张比较温和的改良,要求保留国王。
再就是以著名的罗伯斯庇尔等人为代表的雅各宾派,他们比较激进,不同意效仿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主张采取激烈的革命措施。
当然,还有谁也不得罪的中间派。。。
有意思的是,在制宪会议上,比较激进的革命派齐刷刷地坐在议会的左半部分,而温和的保皇坐在议会的右半部分。
如今的法国国民议会
由于这种政治派别争论与坐席位置之间的吻合,后来,法国人就将进步的、革命的政治势力称为“左派”“左翼”。
而将保守的、维持现有秩序的称为“右派”“右翼”。
“左”倾为什么带引号
后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出现了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想和行动,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左”倾错误,另一种是右倾错误。
其中“左”倾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
陈逸飞·油画《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讲话》
这会对革命造成巨大的损失,而看上去类似的左派则往往对社会有积极的贡献。
所以为了将“左”倾与左派相区分,表示贬义,便在“左”字上加了引号,即“左”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